Facebook 的AR/VR相关团队 Facebook Reality Labs 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,该研究结果旨在解决屏幕上出现网状图案的“ 纱窗效应”。在本研究中,采用了高速物理移动显示器,来填补像素之间的空隙。
“ 纱窗效应”是指由于显示器分辨率的原因而出现的网眼花纹的问题。截止目前,VR头显的分辨率与几年前相比有了飞跃性的提高,通过超高密度的显示器等,“ 纱窗效应”有了很大的改善,但是,还没有“完全解决”。
这次的研究采用高速物理移动显示器,用相邻的像素来填补像素之间的间隙。虽然也有人担心显示器会晃动,但其他关于显示器的技术研究表明,只要动作足够快,画面就会被固定。
在进行实验时,研究人员用两个压电致动器使显示器以120hz做圆周运动,每个像素以每秒120次的速度画出10µm的圆轨迹。圆的尺寸根据显示器的像素之间的距离设定,适当地填补像素之间的间隙。这个圆圈的运动被称为“Non-redundancy(非冗余)”模式。
另一方面,在“Redundancy(冗余)”模式下,将显示的帧进一步分割为4个子帧。每个子帧都是独立运动的,当像素到达填补造成屏幕门的空隙的地方时,像素就会在那个地方使用应有的颜色。
在研究中,还对“屏幕门现象“的改善效果进行了验证。首先是定量效果的验证,研究人员确认显示器部分之间的对比度,通过屏幕执行器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比较。对比度低的话,像素之间的间隙被填补了,也就是说“ 纱窗效应”得到了改善。结果如下图所示,无论是“Non-redundancy”还是“Redundancy”,都可以看到对比度的降低。
其次是定性效果。正如下面的照片所示,在“Non-redundancy”模式下维持原来的鲜明度的同时,纱窗效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“Redundancy”模式下不仅能改善纱窗效应,图像也更加清晰。
研究人员们在实验的基础上,通过导入机器适当运转的应用程序,可以改善纱窗效应。
免责声明:微泽网(weizenet.com)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微泽网(weizenet.com)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(service@weizenet.com)。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微泽网(weizenet.com)并回链。微泽网为AR/VR行业B2B服务平台,集行业资讯、展会活动、企业展示、供需求对接等综合服务,点击蓝色字体 注册微泽网
上一篇文章: 凌云光拟科创板IPO 已获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/富士康等战略投资
下一篇文章: 大朋VR与南昌VR科创城签约合作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主动留 言获取财富机会!把握商机、抢占 商机,要想找到好项目,请多留言, 多咨询。留言是零风险、零成本, 最快找到好厂家的第一步。
温馨提示(*号为必填项) 请尽量完整填写左侧信息,详细描 述您对该项目的疑问或要求。厂家 会在24小时内给您进行电话回访, 解答。
已有 6611人与私人顾问1对1交流